倒数第一且是唯一!三人加盟湖人后下滑明显,詹姆斯和威少是关键

作者:小小主编发布时间:2022-10-24 06:31:56阅读次数:295

一星四射如果没有射手,那星又有什么价值呢?

先输勇士,后败快船,湖人开局遭遇两连败。不仅如此,未来的赛程也不轻松,开拓者、掘金、森林狼、鹈鹕,都不是善茬。所以,湖人真的要反思自己输球的关键。 有的球迷会说了,提升一下三分球命中率,湖人就有可能拿到更多胜利。 这种说法没有任何问题,前两场比赛,湖人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2.4%,全联盟倒数第一,而且湖人目前全联盟唯一一支三分球命中率不足25%的球队,另外还有两支三分球命中率不足30%的球队,分别是森林狼的29.6%和公牛的29.3%。

图片

所以,湖人的三分球有多差,已经不需要太多言语去描述。一个字,差;两个字,很差,三个字,太差了!偏偏,这湖人又是需要三分球命中率高的球队,为啥?守着勒布朗-詹姆斯和拉塞尔-威斯布鲁克这两位持球核心,队内若是没有无球能力出色的投手,那比赛的场面还能看下去? 即便看,也就是“詹姆斯分球,队友不中;威少分球,队友不中”,这种镜头的重复。

图片

在这个时候,就会有湖人球迷站出来说话了:如果湖人有克莱-汤普森、史蒂芬-库里,甚至巴迪-希尔德,效果肯定不一样。这种说法同样没错,上述三名球员都是极其出色的射手,而且接球就投的能力同样出色,尤其是汤普森。可是,湖人没那个条件不是?光眼馋有什么用,要筹码没筹码、要空间没空间的球队,就得忍着。再者,就算是有筹码、有空间,人家也未必来。

图片

与其羡慕别人有库里、汤普森,倒不如挖掘现有球员的潜力。这个时候,肯定又有湖人球迷会站出来说了:你看湖人的引援,帕特里克-贝弗利三分球命中率18.2%、朗尼-沃克三分球命中率为16.7%、胡安-托斯卡诺-安德森三分球命中率为14.3%,这个级别的命中率,还有什么潜力可以挖掘?其实,我们不妨考虑一个这样的问题: 他们是不是来到湖人后才变成了铁匠呢?

图片

因为詹姆斯和威少的存在,湖人引援的球员投射三分的方式以接球就投为主。前两场比赛,贝弗利三分球接球就 是9中2,命中率为22.2%;沃克三分球接球就投是8中1,命中率为12.5%;安德森三分球接球就 是7中1,命中率为14.3%。很明显,效率都不是太高。但是21-22赛季,贝弗利三分球接球就 是156中60,命中率为38.5%;沃克三分球接球就投是268中89,命中率为33.2%;安德森三分球接球就投是70中20,命中率为28.6%。

图片

相比之下,贝弗利下滑了16.3个百分点,沃克下滑了20.7个百分点,安德森下滑了14.3个百分点。这个时候,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个问题: 如果贝弗利、沃克和安德森的三分球接球 就投 命中率达到上赛季的水准,湖人是不是可以拿到一场胜利,球队的场面也不会这么难看了吧?

当然了,湖人也只打了两场比赛,球员们之间还不够默契,彼此之间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。但是,湖人的基本体系不会发生太多改变,詹姆斯和威少一定需要持球在手,其余人还是以接球就投为主,尤其是三分球。 若是贝弗利、沃克以及安德森等人持续在三分球接球就投方面低效,那么该反思的人就是詹姆斯和威少了

图片

最后,还得说两点:第一、前两场比赛,湖人场均三分球接球就投 出手 次数为30.5次,位列联盟第三,但是命中率只有23%,同样是联盟倒数第一,并且也是联盟唯一一个接球就投三分球命中率不足25%的球队;第二,别指望詹姆斯、威少、安东尼-戴维斯去完成接球就投,一方面他们需要持球, 再者,詹姆斯和戴维斯前两场三分球接球就投7中2、威少7中1,好不到哪里去!

文/邓肯的笑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
logo
推荐资讯
独行侠逆转开拓者,汤神4中0遭弃用离场
独行侠在没有欧文和东奇的情况下再次战胜了对手。尽管一度比分落后,但在第四节最后时刻打出了一波16:0的进攻高潮,最终逆转了开拓者。本场比赛中,克莱汤普森面临主教练基德的弃用。他全场三分球4投0中,整体投篮6投1中,命中率极低,这导致基德认为他手感不佳,在关键时刻选择让他坐在替补席上。克莱汤普森对队友表现非常不满,特别是在中场结束前,队友强攻篮筐时克莱已经空位等待接球,但未得到传球,于是愤然原地摊手
克莱汤普森表现低迷,直接离开球场引发争议
独行侠在没有欧文和东奇的情况下再次战胜了对手,实现了一场令人惊叹的逆转。在比赛中,他们曾一度落后,但在最后时刻打出一波16:0的攻势,成功逆转开拓者。然而,克莱汤普森在此役的表现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。在关键时刻,主教练基德选择弃用汤普森,这是因为他全场比赛三分球4投0中,投篮命中率极低,令人难以忽视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汤普森在比赛结束前直接离开球场,原因是队友未传球给他,让他感到极度不满。尽管对于个人
乌度卡:亚当斯整个生涯都是这样的 他的进攻板抢得非常棒
火箭主场迎战湖人的比赛可谓是一场“悬疑片”,到了最后几分钟都让人捏把汗。